book-cover
编号: 14036415
允执其中 朱高正六十自述
有书签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
807 页
朱高正口述;朱仰丘整理

暂无资源

书签信息(仅供参考)
第一个三十年的上半段(1954-1969)
1
初中就能正己而后正人
2
高中与大舅、父亲当校友
3
妈妈的娘家
4
祖辈的压抑
9
最珍贵的礼物
10
寻找血地
11
北港老家
12
农历三月十九
13
客家血缘
15
外省籍师友
16
家居生活
17
勿寄望继承遗产
19
慈祥的母亲
21
幼稚园主动退学
22
陪母亲看戏
23
上小学一年级
24
首次听到大红袍
25
目睹戒严统治
26
从小反对威权
30
回敬三民主义老师
30
还击法学院主任教官
32
向总政战部主任王昇提问
34
附录 追忆从政前与 锡公的一段情谊
35
要抓大放小
40
象棋与围碁
41
菊花与剑
42
音乐与体育
43
喜爱的影片
44
迁善改过的初中同学
44
鼓励过我的中、小学老师
45
第一个三十年的下半段(1969-1984)
49
留日老师的影响
49
留德老师的影响
52
韩忠谟老师的影响
53
到台南上高中
55
第一次跟牧师提问
57
柏拉图与黑格尔
58
饮酒与为学
59
组织「易兴复华会」
60
锻鍊坚强的意志力
62
拿破仑、俾斯麦与尼采
63
高中的同学
64
加入与退出国民党
65
李昇校长说到做到
66
初上大学与重考进台大
67
大学自立更生
70
与曼如的交往
71
台湾人权争议首例
74
大三的学习
75
当学生与军人皆能称职
77
下部队当带兵官
77
准备出国留学
81
选读波昂大学
82
正式入学
83
直攻博士
84
波昂的友人与教授一家
85
平等的文化交流
86
陪曼如返台待产
87
著手研读康德原著
88
德国农业值得学习
89
共同决策与工业民主
90
刘健哲与卢政春
91
德国友人
91
首次吸到自由的空气
94
拿到奖学金
97
帮曼如坐月子
98
父亲去世
99
曼如带儿子先返台
100
博士论文的亮点
103
附录 评朱著《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G.Cavallar
103
黄昏的故乡与返台前的承诺
108
第二个三十年的上半段(1984-1999)
109
战后的德国政治
110
战后德国的经济奇迹
112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113
拉萨尔与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
114
跨代互助
115
战后德国文化的脱胎换骨
116
游历三个文明古国
119
任教东吴大学
123
帮尤清参选台北县长
124
经略台北县有成
126
发表返台处女作
127
附录「国家利益」与「司法独立」孰重?——澄清一个显然违宪的见解
127
创办自由台湾周刊社
132
附录一 我国「宪法的本质规定」试探——「非常体制」违宪性之批判
133
附录二 架空宪法的「非常体制」发生史——从临时条款修正过程的政治交易谈起
140
台湾第一战舰《走在理性的钢索上》
147
出任台北县公政会理事长
148
第一笔政治献金
149
经营云嘉南
150
927北港事件
153
民主进步党成立前的关键发言
155
附录 辩证逻辑与民主政治——替「反对党」的成立说句公道话
157
能伸能缩进退得宜
161
为民主而跑
163
以战养战
164
朱高正旋风
165
以全台最高票当选立委
166
谢票演讲会变成拒缴水租说明会
168
附录 拯救农民大家一起来——朱高正谈云林农民拒缴水租事件
170
万年国会的由来
174
在立法院的首次告白演说
176
柔道实力「三段半」
177
国会的沿革
179
「国安三法」的谈判
179
解严前后社会力全面爆发
181
台湾民主的胎动期
183
526的议事冲突
184
附录 没有是非,奢谈伦理!——为今日国会诊病
186
有史以来最激烈的议事冲突
192
护法VS护宪
193
附录 立法院第79会期总质询
194
三字经风波的省思
203
荒腔走板的乡土语言教材
204
蕃薯与芋头
205
父子尿床的小秘密
206
第一次惩罚儿子
208
贤慧有守的曼如
209
教儿有方
210
尚志发生意外
211
牛奶与咖啡
213
附录 正视谋略
214
访问华盛顿
218
成立解严后第一个人民团体
219
《上海公报》为台湾创造经济奇迹铺平道路
220
马克思、熊彼得与蓋哈特
221
中国时报表态支持国会全面改选
222
敦促国民党引进党内民主
223
蒋经国去世那天
225
附录一 废除临时条款,回归民主宪政——立法院第80会期总质询
229
附录二 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面对后蒋时代的来临
238
附录三 站在政治发展的转捩点上——稳定政局以进行和平改革
241
附录四 迈向回归民主宪政的第一步——兼勉李总统以逊帝自许
245
台湾意识压倒民主理念
249
台湾政治结构的乱源
251
马英九与李登辉、陈水扁一样令人失望
251
李登辉主导的修宪将台湾导入「衰世」
253
台湾报业史上最为蒙羞的一页
253
李登辉徵询蒋纬国、李焕两人与他搭档选举的意愿
254
李登辉口袋中的人选是李元簇
257
与即将接掌行政院的郝柏村深谈
259
催生「集思会」
261
集思会与民进党的互动
262
国民党不曾是民主政党
263
附录 陈立夫与朱高正老少笔谈
264
民进党是另类的国民党
266
民进党的属性
267
民进党本可成为华人世界第一个民主政党
268
附录 算算40年的总帐——谈77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
269
康德与《易经》对革命的理解
285
政治的最高理想
286
「台湾优先」的荒谬性
287
「郑南榕自焚」的真相
289
独派对民进党台面人物进行思想强制
290
分裂民进党VS另行组党
292
附录 民进党健全发展的危机——对新潮流路线的初步批判
292
学成返台后被迫投入民主运动
297
推动开放大陆探亲
300
解除金马地区的战地政务
302
附录 军民分治还财于民——废除金马战地政务
304
跨党合作废除票据刑罚
308
照顾严重精神病患
308
吴淑珍的车祸意外被陈水扁解读成政治谋杀
311
陈水扁不孝
312
与陈水扁公开辩论是否该为国安三法走上街头
313
陈水扁令人寒心
315
关心原住民
316
「一国两制」的正解
317
银行的民营化比开放民营更重要
317
推动教育改革
319
教改失败的原因
320
马英九盲目推动12年国教
322
附录一 善政不如善教——从国中教育制度多元化谈起
322
附录二 建立「二元制」义务职教体系——为87%的学子请命
327
不同世代对「司法独立」的理解大不相同
334
因「329」修法将检察官在法庭的席位下移
336
附录 裘曼如眼中的朱高正
337
520大游行
339
台湾农民最感谢的三个人
341
变调的「老农津贴」
343
首倡「三边会谈」
344
附录一 朱高正直言为香港注入强心剂 江素惠
345
附录二 香江情变——朱高正、查良镛和林盛中 邱垂亮
348
附录三 香港应走向政党政治——政治就是不断冲突与妥协的艺术
350
拒绝参加党内初选,徵求两万名选民签名支持
353
再度超高票当选
355
附录 原民进党主席慨叹朱高正「何兴之暴也」许信良
357
第一任立委任期内的三件憾事
359
折服原维也纳大学校长
361
会见原北约盟军统帅
362
李登辉是台湾衰败的罪魁祸首
363
附录 天下至广非一人所能独治——给李登辉先生的公开信
366
郝柏村的扫黑遭李登辉制止
373
李登辉要对「黑金政治」负责
375
「六年国建」名存实亡
376
附录 论黑道——一个法律社会学与国家哲学的新课题
377
公民参政研习营与欧洲文教基金会
390
附录 我对另组新政党的沉思——社会菁英的政治责任
391
社民党最宝贵的资产是党纲
398
第一次访问大陆的成果
400
附录 继续深化改革奠定统一基础——在社科院台研所的讲词
402
勤走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
409
千岛湖事件
410
法轮功事件
412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
418
李登辉拒绝回归宪法
420
内阁制是民主政治的常态
422
方励之、严家其与李慎之
424
附录一 朱高正、徐四民联合声明——让人民做主
426
附录二 大陆民运领袖还要多多历练
428
附录三 朱高正是怎麽说「政治是高明的骗术」
431
在国际会议与大陆代表团的互动
434
蔡同荣与张克辉
436
资助整理出版《周易学说》
438
首访白鹿洞
439
认祖归宗
439
附录 古书亲情一线牵
440
李登辉是卖国总统
444
猎雷舰、拉法叶舰与尹清枫命案
445
附录 千古一帝秦始皇——重新解读「焚书坑儒」
446
925事件
453
大宝之死
456
2000年奥运主办权之争
457
附录 中国跨世纪的全球战略刍议——港、台、大陆经济圈形成之后
458
獲邀出席「法治国家与人权」会议
467
附录 制度化的人权保障——世纪之交中国无可回避的挑战
468
「五通电话论」
481
康熙为易作写序
483
附录 屯难勿用小贞得吉——从屯卦看李登辉访美的利弊得失
486
化解「冯友兰百岁冥诞国际学术研讨会」启动经费被冻结的难题
488
朱伯崑、吴大猷与我的易作
490
附录 评介朱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吕绍纲
491
李登辉与《易经》
496
附录一「执中守正」抑或「趋时知几」——读李总统谈《易经》有感
497
附录二 论儒——从《周易》古经论证「儒」的本义
499
如何理解「防左而不反左」
511
促成「林郝配」
515
「台海危机」的真相
516
驳斥余英时的反中媚美言论
517
附录 而今举国皆沈醉,何处千秋翰墨林——与余英时先生商榷「民主」与「民族主义」
517
独派代表在美国国会听证会遭驳斥
530
如果《易经》是博导那康德只是中学生黑格尔与马克思则是小学生
530
铁路提速与高铁
532
傲慢的外劳与外籍配偶政策
533
帮「鹅妈妈」完成心愿
534
落实党内民主
537
金马通水与陈国樑
539
义助黄梅戏剧团
540
素质教育、老子与杨叔子
541
鼓吹建立宪政惯例并勉江泽民效法邓小平
543
浦东国际机场败部复活
545
附录 一个启蒙运动家的自白——朱高正与大陆学者畅谈民主改革经验
546
汪老的家世与得力助手
556
附录 追忆与 汪老往来的两、三事
558
瑞金与兴国
560
解放后老家的首次祭祖大典
560
岳麓书院与湖湘子弟
561
毛泽东故居
562
邓小平去世
564
附录 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悼念「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565
替金老张罗国家领导人的贺寿题词
572
附录从《孟子节文》探讨孟子思想的当代意义——兼论「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575
考察苏北期间写成〈论太极思维〉
599
附录 为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而奋斗——朱高正著《纳约自牖》序&李慎之
600
向大陆赠书
606
宋楚瑜不得不勤政
609
民进党不如共产党新党不如民进党亲民党更加不如新党
609
附录「台湾意识」的困境与出路——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契机
611
应邀赴北京讲学半年
635
两度担任清华「经典讲座」的主讲嘉宾
638
到跨界民族地区任教
639
「两国论」的德国原版
641
921大地震未必是坏事
642
历史尚未终结
644
参访圣彼得堡
645
第二个三十年的下半段(1999-2014)
647
读书与写书
648
勤于作报告并参加各种会议
649
录制「朱高正易经讲坛」100集
650
附录 大陆行的一个侧写
653
起床时间依节气而定
668
晨练的功课
669
吴大猷去世
671
等著看陈水扁的笑话
672
《哥德斯堡纲领》与三个代表
673
要是参不透人生何处非牢房?
676
作《狱中自白》
677
荒谬绝伦,但非常伟大
679
附录《狱中自白》序&李慎之
681
「与时俱进」的由来
684
从范扬锜的悲剧改变律师高考的陋规
686
「上岛咖啡」在大陆崛起
688
营救上岛咖啡创办人
690
「海西经济区」的原型
691
《旧金山和约》与「911」
693
附录 强权政治下的《旧金山对日和约》
694
「武夷山人」邱德旺
699
驳斥百万大军踩平台湾
700
接办《中国通》
702
大陆首见违宪审查的要求
703
母亲去世
705
小三通使厦门取代香港
706
中央台第四套仍不能落地台湾
707
投入连宋配辅选工作
709
陈水扁利用319事件诈骗选民
710
马英九要求连战承认败选
713
连战首次向我透露对马英九的厌恶
714
群众抗议由凯达格兰大道移往中正纪念堂
715
宋楚瑜重回国民党?
717
马英九与王金平的表相与实相
718
连战首访大陆
720
龙虎山道教文化论坛
721
红衫军与陈良宇
723
马英九的首长特别费弊案
725
马英九当领导人是台湾的灾难
726
民进党变造历史
727
经国号战机与北斗计画
727
「立委席次减半」无关改革
728
两党各怀鬼胎制定变调的「单一选区两票制」
730
陈云林与我打赌输得痛快
731
曼如去世
731
守灵期间才读通《近思录》
732
应邀作关于公民教育的报告
734
附录 联邦德国的公民教育
735
「朱子之路」的醖釀
759
闽台双方应对莫拉克台风的态度一张一弛
760
从1988年「三边会谈」到2010年「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座谈会」
761
简、正体字的使用切忌互相排斥
762
应邀在白鹿洞书院连续作五场报告
763
开始学习陈氏拳
764
太极拳与《周易》的现代化
765
撰写《四书精华阶梯》的由来
768
仰丘30岁生日参访邹鲁故地并登泰山
769
与茂男、杰人、天才等宗长推广朱子学与太极拳
771
担任「武林大会进温县」高峰论坛的主讲嘉宾
772
附录 从新儒学谈太极拳
773
率团参加安阳周易研讨会
783
在北京所闻的马王政争
785
四书五经放进中小学教科书
786
新亚欧大陆桥通车
787
钓鱼岛风云再起
788
附录 告日本国民书——为东亚文明圈的复兴共同奋斗
789
在台湾会馆举行新书发表会并作一场报告
796
附录 从戒严到解严——我所亲历的那次台湾历史转折
797
后记
805
互助须知
  • 售后声明
    因互助服务的特殊性,付款后无法原路退款,敬请谅解。
  • 下载方式
    本站提供直链和云盘分享两种下载方式,请收到链接后尽快下载。
  • 阅读说明
    PDF/Epub 电子书可以在电脑或手机里查看,请安装相应的阅读器软件。
品质保证
  • 正版扫描
    本站资料均由正版书扫描而来,少部分书封面可能会带有图书馆标签。
  • 目录书签
    绝大部分电子书都有带目录书签且经过人工整理,方便您阅读。
一元图书
本网站资料均收集于互联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删除。